涂翔文/“安妮华达最后一堂课”:燃烧生命的电影课


很少有人的生命,能像是精巧设计过后才潇洒画下句点。今年春天过世的法国导演安妮华达,在柏林影展展演完本片之后翩然离世,让这部由她自己执导、主述,仿佛回顾她一生灿烂电影与艺术事业的纪录片,成了她的遗作。一切既是美丽的巧合,又像是她透过影像圆融而优雅地向全球影迷们挥手道别,而没有太多悲伤遗憾的气味。
电影的中文片名翻得恰到好处,符合影片精神,但原片名则是由她的姓与名所组成,展现了自我评价的味道。安妮华达从影60余年,从短片拍到长片,从剧情片拍到纪录片,还跨界做了摄影师与装置艺术,身分灵活多元,除了是法国新浪潮的女性代表人物,每每透过作品不停挑战各种形式与影像思考上的无穷可能与变化,自始至终都是启发全球电影观众的重要作者。
这部纪录片从戏院幕启开始拍起,90岁高龄的安妮华达坐在台上侃侃而谈,一方面思虑清晰地分析她心中对于拍电影的各种观念与想法,另一方面则浏览她这与电影结缘、纠缠不清的丰富一生。一开场她就强调,拍电影不外乎考虑3件事:“灵感”、“创作”与“分享”,随著她的叙说与镜头里所拍到的观众们,这3个概念亦确实紧紧扣住全片。
但安妮华达始终是安妮华达,如果你以为这部片只是老太太面对镜头喃喃自语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随著她的叙述分析,不仅剪进了她生涯里重要作品的片段佐证,安妮华达一向对形式的自由挥洒,在这部纪录片里照样不缺。例如谈到了“无法无家”里的长镜头,影像上就由正片的镜头接到如今同一场景的现况,然后镜头再继续拍,她本人就和女主角桑德琳波奈儿举著雨伞坐在轨道车上,聊著当年回忆。时光荏苒,岁月在两人脸上刻下痕迹,电影画面的永恒却始终不变。而当她聊到最爱的沙滩,想到可爱的鸟儿们,沙滩上就出现栩栩如生的鸟群,只不过那是纸板剪的,这些例子不胜枚举,全都让人获益良多又不禁莞尔一笑。
这就是安妮华达的影像魔法!“安妮华达最后一堂课”似是电影创作的活教材,又像诚实地展示一位伟大导演的内心世界,她比许多年轻导演还要勇敢大胆,对人性与世界的看法始终独树一格。再见了,安妮华达,谢谢您永远都能一直启发我们。身为电影迷的一分子,怎能错过这部奇片。
本文由:kok手机网页版登录 提供
关键字: kok手机网页版登录-kok手机app官方网站-kok网页版登录界面
国际新闻精选:
- 11-30
- 11-30
- 11-30
- 10-12